4月10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公布,鹰瞳科技旗下的Airdoc-AIFUNDUS 2.0眼底病变眼底图像辅助诊断软件通过三类医疗器械证审批,并在“第二十五届国际眼科学学术会议”与“第二十五届国际视光学学术会议”(简称COOC 2025)上首次亮相,与配备万语大模型的鹰瞳Airdoc三大产品线齐聚COOC 2025,共绘眼科和视光行业发展新蓝图。
Airdoc-AIFUNDUS 2.0
眼底多病种AI诊断系统获NMPA认证
此次获批的Airdoc-AIFUNDUS 2.0眼底病变眼底图像辅助诊断软件(简称Airdoc-AIFUNDUS 2.0),在原有技术基础上取得新突破,新增视网膜静脉阻塞功能模块。这一获批标志着鹰瞳Airdoc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再度获得国家权威机构认可,同时进一步强化了鹰瞳Airdoc在视网膜影像AI多病种诊断领域的领先地位。
该软件延续了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辅助诊断方面的卓越能力,通过对免散瞳彩色眼底图像的深入分析,为执业医师提供是否发现中度非增殖性(含)以上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以及进一步就医检查的精准建议。更在此基础上,扩展了多个病种的诊断范围,能够准确识别并提示包括疑似视网膜静脉阻塞在内的多种眼底疾病,为执业医师提供是否需进一步就医检查的辅助诊断建议。
鹰瞳Airdoc三大AI产品线
亮相COOC 2025
4月11日至12日,COOC 2025于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举行。活动期间,鹰瞳Airdoc三大产品线展区展示了配备万语大模型的全线AI产品。其中,全国首款PBM近视防控治疗产品及融合鹰瞳万语医疗大模型的Airdoc-AIFUNDUS 2.0,引发眼科与视觉科学领域权威专家关注。
视网膜检测AI:Airdoc-AIFUNDUS 2.0融合万语大模型,赋能精准医疗
展会期间,配备Airdoc-AIFUNDUS 2.0与万语医疗大模型的便携式眼底相机「鹰瞳AI-FD16H」成为展区亮点。AI-FD16H具备2.8毫米小瞳孔拍摄、4800万像素高清分辨率、92度视场角等特点,并自带显示屏幕,支持实时影像查看与参数调整,可轻松获取清晰、细节丰富的眼底图像。
医生在体验配备Airdoc-AIFUNDUS 2.0的「鹰瞳AI-FD16H」眼底相机
万语医疗大模型基于超3000万份真实临床诊疗数据构建,深度融合800余项循证医学知识图谱,并对三甲医院专家诊疗路径进行解析,为缩小眼底检查、慢病防控的医疗资源差提供技术支撑。依托该模型数据优势,Airdoc-AIFUNDUS 2.0在眼底多病种诊断领域展现出强大智能优势,成为眼科医生临床应用中值得信赖的智能辅助工具。
眼科医生现场查看AI眼底检查报告并与万语大模型互动
Airdoc-AIFUNDUS 2.0与万语医疗大模型的融合,有望在眼底检查临床实践中发挥更显著作用,为眼底多病种的早期发现、精准诊断及个性化治疗提供新突破。
PBM-LED近视防控AI:共话青少年近视防控新未来
在PBM近视防控专区,鹰瞳Airdoc携全国首款PBM近视防控治疗产品「鹰瞳PBM视力康复仪」参展,吸引了众多眼科及视觉科学领域专家驻足交流、深入指导。该产品运用AI技术,基于PBM(光生物调节)原理,采用非激光光源,依托鹰瞳Airdoc自研的独特光路设计,在眼底形成环形光斑,这一创新设计避开了敏感的黄斑中心区域①,确保治疗过程高效且安全。
医生在体验、交流最新近视防控科技产品「鹰瞳PBM视力康复仪」
PBM光疗技术具有非侵入性、安全有效优势,能够有效延缓眼轴增长,控制近视发展;AI技术可整合多维度数据,构建近视风险预测模型,实现早期预警与个性化干预。最新研究表明,光信号在传递至视觉中枢后,能够直接调动肌肉,对眼球的生长轨迹产生拉动和影响作用。通过AI光生物调节PBM技术,能够积极干预眼球的生长发育过程,为近视问题的有效防控提供全新途径。
视觉训练AI:从“被动遮盖”到“主动训练”的突破
传统斜弱视治疗中,遮盖疗法常需患者长时间佩戴眼罩,限制日常活动自由,儿童患者可能因眼部遮挡引发不适感,产生抵触情绪,影响治疗的依从性与效果。这一疗法模式在临床应用中,常因孩子难以坚持而效果受限。
国内外视光同道在体验全新数字遮盖疗法和视觉训练疗法
鹰瞳Airdoc在AI视觉训练专区展示了治疗斜弱视的创新成果「AI眼动视觉训练机」。通过AI赋能,该产品以全新的数字遮盖疗法,AI精准追踪患者的眼动轨迹,让斜弱视治疗告别“被动遮盖”。患者无需再忍受传统遮盖疗法的束缚,在娱乐、学习中就能悄然完成斜弱视治疗训练。此外,AI眼动视觉训练机还能够通过智能化、个性化的训练方案,为每个患者提供量身定制的治疗体验,确保治疗效果的最大化。
PBMT临床数据:
效果显著
近视防控兼具「有效与安全」
4月12日,在鹰瞳Airdoc举办的卫星会上,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的陈浩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的向艳教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王小娟教授、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的钱学翰教授等多位国内知名眼科和视光行业专家齐聚一堂。他们围绕光PBMT(生物调节疗法)在近视防控及眼视光领域的探索与临床应用展开研讨与交流,共同展望青少年近视防控的新未来,携手迈入PBM近视防控新时代。
其中,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向艳教授深入解析了鹰瞳光生物调节(PBM)的作用机理及价值,特定波长的光源可以激活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线粒体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使ATP合成效率提升30%-50%,进而改善脉络膜血流灌注与巩膜缺氧状态。研究证明PBMT疗法效果更优于0.01阿托品与OK镜。
向艳教授还分享了两名儿童(5岁男孩和7岁女孩)一年的随访数据,使用鹰瞳PBM视力康复仪后,眼轴有明确退轴与控轴效果。临床数据显示,PBMT(光生物调节疗法)可调节视网膜功能,改善眼底血液循环,及促进细胞代谢,对近视防控具有积极意义,且安全性良好。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钱学翰教授分享了多个临床案例,当低浓度阿托品对近视控制效果欠佳时,换用鹰瞳PBM视力康复仪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控制成效,PEM光疗不仅能显著减缓眼轴增长速度,增加脉络膜厚度,且过程中眼底结构未出现异常改变,治疗作用与RLRL相似。
4月11日,大会现场,鹰瞳Airdoc张聪博士以《AI助力近视管理与PBM应用研究》为主题发表演讲,详细阐述“AI+PBM”技术原理在近视防控领域的应用与探索,促进前沿知识传播,激发与会者深入思考与热烈讨论,现场反响热烈。
鹰瞳Airdoc张聪博士在做主题演讲
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推动眼科和视觉科学领域的革新。去年11月,国家医保局将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纳入价格立项指南,此次Airdoc-AIFUNDUS 2.0的获批是对这一政策的落实。
该技术有助于提升眼底疾病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为患者争取治疗时间,也体现了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潜力。未来,鹰瞳Airdoc将继续在人工智能医疗领域进行研发,推动技术创新与应用,为健康中国2030的目标贡献力量。
参考资料
①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公布号CN118045296A
下一篇:广发基金公司官网登录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