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业和市场风险
(一)市场竞争风险
目前我国再生涤纶市场竞争较为充分,主要面临原生涤纶以及再生涤纶内企业间的竞争。一方面,再生涤纶与原生涤纶相比具有环保、成本优势,在石油资源日益减少以及环保趋严的背景下,再生涤纶市场前景广阔。但若出现石油价格大幅下跌、再生原料供应受限等不利因素,将不利于再生涤纶发展。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再生涤纶行业内企业数量较多,市场集中度低,虽然公司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产品结构丰富,并通过扩展下游应用领域、规模化经营、开发差别化产品等多种方式不断巩固行业竞争地位,但是当行业内其他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经营改善等手段有效提升产品竞争力,公司将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存在一定的市场竞争风险。
低熔点涤纶短纤属于涤纶功能型、差别化开发方向之一,具有低碳环保、易热粘结、热稳定性好等优点,成为纺织行业绿色制造的热点原料,应用前景广阔。我国低熔点涤纶纤维生产起步较晚,但产能扩张较快,市场竞争情况日益激烈,若下游市场需求不达预期,公司将面临较大的市场竞争风险。
(二)下游市场下滑风险
虽然涤纶纤维的用途极其广泛,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下游应用行业广泛,小到服装、家纺、家具,大到汽车、高铁、飞机,是目前合成纤维中产量规模最大的纤维,且伴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及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涤纶纤维更多品种、功能的不断开发,涤纶纤维整体的市场需求及应用场景也在不断增加,涤纶纤维下游需求具有持续增长的空间;但另一方面,涤纶纤维应用领域的广泛性也导致其与宏观经济、经贸环境、消费者信心等因素相关性较为紧密,若宏观经济、经贸环境、消费者信心等因素导致下游行业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涤纶行业可能会出现阶段性供大于求的情形,公司将面临较大的市场波动风险。
(三)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1、再生PET原料价格波动风险
原生涤纶行业的上游原料主要为PTA、IPA、MEG等,成本变动与原油价格相关性较强,原油价格变动对原生涤纶市场价格传导较快。再生涤纶作为原生涤纶的替代、互补品,市场价格变动也受原生涤纶影响。
再生涤纶行业的上游原料主要为PET瓶片、泡料等再生PET原料,原材料成本占公司再生涤纶产品单位成本的比重达75%左右,受原生涤纶上游价格波动的溢出效应影响,再生PET原料价格一定程度上也受原油价格的影响,但由于再生PET原料从回收到用于再生涤纶生产需经过回收、分拣、打包等多个环节,回收刚性成本较高,因此原油价格变动对废旧聚酯再生料的传导更为复杂。
未来如原油价格大幅下跌,对原生涤纶产品价格端传导较快,而再生涤纶产品成本端受刚性回收成本、供需关系等因素影响导致传导较慢,若再生PET原料价格的大幅上涨且不能及时传导到再生涤纶产品的销售价格,或再生涤纶产品销售价格大幅下降而上游再生PET原料价格不能及时同步调整,将削弱再生涤纶产业的成本优势,降低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行业的毛利水平,将必然削弱公司的盈利能力。
2、原生原料价格波动风险
低熔点涤纶短纤维生产所需主要原材料为PTA、IPA和MEG,均属于石油化工原材料,受原油价格、市场供需关系以及宏观经济综合影响,其价格波动幅度较大。未来如果PTA、IPA和MEG价格发生大幅波动,公司的库存和采购管理、产品的市场价格调整不能有效降低或消化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将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四)再生原材料供应不足的风险
公司生产再生涤纶所需的原料主要来源于回收的PET瓶、化纤生产废弃的浆块废丝、服装印染边角料、旧纺织品等。原料供应分散,供应规模受回收体系建设、回收价格、民众环保意识等多重因素影响。2017年7月,国务院出台《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要求提高我国固体废物进口门槛,逐步减少境外固体废物进口量,造成国内原料相对短缺。未来如国内回收体系建设不达预期,将限制再生涤纶行业的发展规模,公司再生涤纶业务面临再生原料供应不足的风险。
二、技术风险
(一)技术迭代风险
为降低成本、实现PET聚酯制品闭环循环再利用体系,行业内企业不断通过技术优化提高废旧PET聚酯制品的利用效率,扩大可利用废料范围,减少利用过程中损耗。技术路线从最早的简单物理法回收,到目前较为主流的物理化学回收法,可利用原料从PET聚酯瓶片扩展到PET聚酯浆块废丝、废旧涤纶纺织品等,同时产品粘度也逐步提升,可实现多次循环。
公司设立后注重技术研发,通过不断探索改进,已掌握物理化学回收法的核心工艺。如果未来行业技术路线升级,公司未及时跟进,将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二)技术人才的流失风险
公司的主要产品为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低熔点涤纶短纤维和涤纶非织造布,与常规涤纶化纤相比,技术难度及附加值更高。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和低熔点涤纶短纤维及相应产品新功能的开发均需要大量的经验积累、技术储备以及持续的研发投入。虽然公司已经同核心技术人员签订了保密合同,并采取了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但仍存在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核心技术人员的流失,一方面会在短期内影响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进程,另一方面会缩小公司与同行业竞争对手在技术创新方面的相对优势。
三、税收优惠政策变化风险
(一)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优惠政策变动风险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税优惠目录>的通知》(财税[2015]78号)之规定,恒泽科技、优彩资源分别自2017年5月、2018年9月起,销售自产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政策。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公司获得的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退税金额为632.01万元、2,115.56万元和3,438.13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比例为6.63%、20.13%和33.75%。未来如果相关政策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将对公司盈利带来不利影响。
(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变动风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相关规定,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恒泽科技享受减按15%的优惠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如未来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发生变化或公司未能持续符合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标准,将对公司的收益状况产生一定的影响。
四、财务风险
(一)应收账款回收风险
2017年末、2018年末及2019年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9,165.19万元、8,447.08万元和8,291.78万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23.99%、17.51%和13.91%,应收账款占比相对较高。
虽然公司制定了严格的应收账款回收管理制度,并按照稳健性原则对应收账款足额计提了坏账准备,但如发生下游行业回款放缓、主要客户经营状况恶化等重大不利变化,将加大公司坏账损失的风险,进而对公司资产质量以及经营成果产生不利影响。
(二)每股收益摊薄和净资产收益率下降的风险
本次公开发行股票成功后,公司股本总额将会有一定幅度的增长,进而导致每股收益将被摊薄。此外,本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到位后,公司净资产将比发行前大幅增加,但是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需要一定的建设期和试生产期,从投入到产生效益需要一定的时间,短期内将造成净资产收益率下降的风险。
(三)经营活动现金不足的风险
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996.67万元、-2,923.83万元和19,099.05万元,净利润分别为8,098.20万元、9,050.23万元和8,745.82万元,2017年-2018年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低于净利润。公司在客户结算环节收到的应收票据较多,且报告期内公司固定资产投资较多,部分票据未用于支付采购原材料而是将票据用于购买生产设备、支付工程款等,故减少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公司将收到的银行承兑汇票背书转让购买生产设备等长期资产的金额分别为8,983.72万元、18,889.58万元和3,538.53万元。
未来如公司不能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持续发生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大幅低于净利润的情形,可能导致经营活动现金不足,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五、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风险
(一)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无法达到预期收益的风险
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投向“年产22万吨功能型复合低熔点纤维项目二期”、“新建研发中心项目”和“补充营运资金”,项目顺利实施后将显著提高公司产能和研发实力,进一步扩大本公司产品市场份额,为公司未来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项目达产后预计将新增年产11万吨功能型复合低熔点纤维的生产能力,公司产能增加的同时将对销售提出更高的要求。
虽然公司通过多年经营积累了广泛的客户资源,并且在认真调研未来市场供需状况的基础上作出本次募集资金投资方案的审慎决策,但不排除随着产能的逐步释放,未来竞争对手、产品价格、市场容量发生不利变动,对项目的投资回报和公司的预期收益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出现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无法达到预期收益的风险。
(二)新增固定资产折旧导致净利润下降的风险
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投产后,将使得公司资产规模进一步扩大,从而导致折旧大幅上升。虽然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时已充分考虑折旧摊销费用的影响,并且在正常市场环境下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产生的预期新增营业收入带来的利润增长将抵消上述折旧费用的增加,但如果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项目达产后无法实现预期销售,则公司存在因折旧增加而导致利润下滑的风险,从而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一定影响。
六、新产品投产风险
公司于2018年12月建成年产22万吨功能型复合低熔点纤维一期项目,2019年3月、4月“年产4万吨复合型熔纺非织造布项目”中两条生产线相继竣工并投入生产。上述项目投产后将新增年产11万吨低熔点纤维生产能力和年产1.21万吨非织造布生产能力,进一步扩大了本公司产品品种,有利于销售规模的扩大,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若低熔点纤维或涤纶非织造布行业市场需求增长不及预期或出现下降,以及国内外相关政策发生不利变化,导致公司新产品产能无法充分释放,产能利用率低于盈亏平衡点,公司将存在利润大幅下滑甚至亏损的风险。
七、管理风险
(一)实际控制人的控制风险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戴泽新、王雪萍夫妇及其女儿戴梦茜,公司存在实际控制人可能利用其控股地位影响公司利益的风险。根据《公司法》、《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等法律法规,公司制定了《股东大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监事会议事规则》以及《独立董事工作制度》、《关联交易管理办法》和《总经理工作细则》等内部规范性文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这些措施都从制度上规范了公司的运作,减少了实际控制人操纵公司的风险。但若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不足,运作不够规范,实际控制人仍旧可以凭借其控股地位,通过行使表决权对公司人事、经营决策等进行控制从而损害公司及其他股东利益。
(二)经营规模扩张带来的管理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规模稳步扩大,营业收入逐年提升。公司的快速成长给管理层带来了包括人力资源、质量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一系列压力和挑战。公司积累了丰富的适应快速发展的经营管理经验,治理结构不断完善,形成了有效的约束机制及内部管理措施。
但本次发行完成后,随着募投项目的逐步投产,公司资产规模和业务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公司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也将更趋于复杂,从而对公司的管理模式、内部控制等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将面临一定的管理风险。如果公司管理团队的经营能力、管理水平、管理制度、组织模式未能随着公司规模扩大而及时调整、完善,将影响公司经营效率和发展潜力,公司将存在规模迅速扩张引致的管理风险。
八、汇率波动风险
随着规模扩大,公司加强境外市场开拓力度,境外销售规模逐年增长,同时公司从境外采购部分原材料、设备等。公司境外销售、采购均主要以美元结算,未来若人民币汇率发生较大波动,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一定影响。
九、安全生产风险
公司主营产品主要通过完整的生产流水线作业生产。在生产过程中,虽然公司已制定了工艺流程操作规范,但仍无法完全排除因人为操作失误或意外因素导致的安全生产事故。如果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公司将要承担一定损失或赔偿责任,且相关设备可能因此停产,对正常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十、业绩下滑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收入规模保持逐年稳步上升,经营业绩具体如下:
单位:万元
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因素较多,主要包括宏观经济环境、市场竞争状况、工艺技术换代、原材料价格波动等诸多因素。若未来宏观经济环境下行、产品竞争加剧价格大幅下降、原料成本大幅上涨、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停产、新冠疫情全球范围蔓延且持续较长时间等不利事项,公司将有可能出现营业利润下滑50%甚至亏损的风险。
十一、经营业绩存在一定季节性波动风险
公司涤纶纤维产品下游可广泛应用于服装、家纺、汽车内饰、地毯等多个领域,一季度受春节休假、下游客户消化库存、备货减少等因素影响,公司通常每年的一季度销售收入占比较低且净利润较低,极端情况下可能出现亏损,每年的上半年销售收入及净利润一般低于下半年,三、四季度收入占比较高,盈利情况也显著优于上半年。
整体而言,公司上半年经营业绩一般要低于下半年。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90,192.92万元、108,193.64万元和173,813.74万元,公司实现的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分别为6,944.42万元、7,341.96万元和8,307.70万元。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占全年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44.13%、48.00%和47.33%,实现的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占同期全年实现的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比例分别为41.25%、32.91%和16.25%。因此,公司的经营业绩存在一定的季节性波动风险。
有话要说...